-
密码学之杂凑算法上篇我们了解了非对称密码算法,接下来介绍密码杂凑算法。
密码杂凑算法也称作“散列算法”或“哈希算法”,现在的密码行业标准统称其为2023-01-16 -
上篇我们了解了对称密码算法,接下来介绍公钥密码算法。
公钥密码算法又称非对称密码算法,一般建立在公认的计算困难问题之上,主要用于数字签名进行身份鉴别,也可2023-01-06 -
1949年香农发表《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》,标志着现代密码学的真正开始。在这一阶段,密码理论得到了蓬勃发展,密码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互相促进,密码的使用扩张到各个领域,而且出现了许多通用的加密标准,从而促进了网络和技术的发展。2023-01-03
-
近代密码是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、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76年这段时期密码的发展阶段,近代密码与古典密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,加密原理还是与古典密码的代换和置换,只是从手工密码发展到了使用机械代替运算,实际是运算量的增大使得难以人工破解。2023-01-03
-
密码算法简述
密码算法主要分为三类:对称密码算法、非对称密码算法、杂凑算法。
常见的算法有:
对称密码算法:SM4、ZUC、SNOW、DES、AES
非对称密码算法:SM2、SM9、RSA、DSA
杂凑算法:SM3、MD5、SHA-1、SHA-256
2022-06-02 -
自2018年以来,我国多项密码算法作为ISO/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,对促进我国商用密码产业发展、提升我国商用密码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。2022-05-31
-
2021年12月17日,中国密码学会发布了第一版《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FAQ》,该文件不定期更新,旨在通过解答实际测评中的典型问题,指导密评机构开展密评工作。本文继续摘选该文件部分内容作介绍。2022-05-17
-
1969年5月17日,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四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,决定把国际电报联盟的成立日:
5月17日,定为“世界电信日”。
后来2006年的时候,国际电信联盟把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合并,改为
“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”。
今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为:
“面向老年人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数字技术”。2022-05-17 -
2021年12月17日,中国密码学会发布了第一版《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FAQ》,该文件不定期更新,旨在通过解答实际测评中的典型问题,指导密评机构开展密评工作。本文继续摘选该文件部分内容作介绍。2022-05-12
-
2021年12月17日,中国密码学会发布了第一版《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FAQ》,该文件不定期更新,旨在通过解答实际测评中的典型问题,指导密评机构开展密评工作。本文继续摘选该文件部分内容作介绍。2022-05-08
-
2021年12月17日,中国密码学会发布了第一版《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FAQ》,该文件不定期更新,旨在通过解答实际测评中的典型问题,指导密评机构开展密评工作。本文节选该文件部分内容作介绍。2022-04-29
-
2021年《信息系统密码应用高风险判定指引》变化
中国密码学会密评联委会于2021年12月发布了新版《信息系统密码应用高风险判定指引》,以下是相对于2020版的变化介绍。2022-04-24 -
2022年1月18日,广州市发改委、区发改局、省密码协会等领导一行莅临我院,就我院在商密领域开展业务内容、商密领域发展情况、对广州市开展商密重要领域应用示范的建议等方面开展调研工作。2022-01-22





















